亲爱的朋友:
很多人发的内容,都是“我最近在想什么”、“我想告诉大家什么”。
但客户看完,往往只在心里默默问一句:
“这和我有什么关系?”
这类内容,我们常叫它——“自嗨式表达”。
它的三个致命特征是:
- 只讲自己的感受,客户难以代入
- 没有钩子开头,让人一滑而过
- 没有下一步引导,看完不知道该干嘛
比如下面这些开头,你应该不陌生:
“今天我们聊聊写文案的基本原则……”
“我最近在研究AI和营销,有些新想法……”
“这条内容有点长,但很重要,希望你能耐心看完。”
有没有错?没有。
但对客户没意义。客户不是来听你讲感悟的,客户是在找:
“这东西对我有没有帮助?”
“你说的,能不能解决我的问题?”
“我要不要点进去看看,再决定?”
所以真正能引发回应的内容,一定具备一个核心能力:
把你想说的,翻译成客户能听懂、能共鸣、愿意回应的语言。
这不是“换内容”,而是……
换表达方式
比如你想说:
“最近AI工具更新很多,我有一些新的认知。”
那神笔文案智能体会引导你问自己:
- 客户听到这句话,会觉得跟他有关吗?
- 能不能换个角度说成:“你是不是也感觉AI工具越来越多,却不知道该用哪个?”
- 或者直接说:“我试了5款AI工具,结果只有一个帮我提升了效率。”
这就把“你的认知”翻译成了“他的需求”。
而这,正是【神笔文案智能体】在做的事。
它不是照搬你说的话,而是像一个“内容翻译器”,帮你把:
情绪,表达得更有共鸣。
逻辑,调整成更顺畅易懂。
想法,转成对客户有价值的视角。
它会温柔但犀利地提醒你:
“客户不关心你想说什么,只关心这对我有什么用。”
“你不是不会写,而是没人教你怎么表达得更像‘为客户而写’。”
“写内容,不是交作业,而是打动人。”
所以下次你发朋友圈、写公众号、录短视频之前,请先问自己一句:
“客户看到这条内容,会不会触动他,会不会让他学到东西或者有所启发?”
如果会,那你就写对了。
李炳池
神笔文案创始人
《AI文案变现系统》导师
P.S.下一封,我们来讲一个很多人都忽略的关键能力:
不是所有客户都会主动来找你。
你必须用一种“半开门”的方式,让客户觉得你能帮他——但又不感觉被推销。
这种写法,叫做:留窗口、留余地、写留白。
添加你的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