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爱的朋友:
写内容这件事,说难不难。
真正难的,是你写完了——客户看了,却没有任何回应:不点赞、不评论、不私信,像是发到了空气里。
所以今天我不讲大道理,直接送你一个我自己最常用的三步结构模型:
钩子 ➝ 共鸣 ➝ 引导行动
这3步,是我在写朋友圈、短文案时反复使用、屡试不爽的结构套路。
它不复杂,但真的很有效。
第一步:钩子(抓注意力)
你的第一句话,只有一个目标:
让人停下来,想往下看。
比如:
- “明明每天发内容,却没人买单。”
- “AI文案为什么越写越像机器人?"
- “我不靠爆款,但靠这3句话,每周都能成交。”
钩子不是讲道理,而是像在客户耳边,轻轻说一句:“你是不是也遇到这种情况?”
第二步:共鸣(说出客户的心声)
这是最关键的一段——不是讲产品,也不是炫优势,而是让客户“有感觉”。
说情绪、讲场景,代入感才是重点。
比如:
- “我太懂那种,每天认真写内容,却没人回应的失落了。”
- “不是你不会写,而是你一开头,就没抓住人。”
- “客户不是不买,而是你没让他明白——这到底和他有什么关系。”
共鸣段不是为了“表达观点”,而是让客户在心里默默点头:“对,我就是这样。”
第三步:引导行动(告诉他该怎么做)
最后这一步,一定要给出一个“下一步”。
不然你写得再精彩,也只是“刷一下存在感”,无法带来转化。
比如:
- “我把这张文案结构图整理好了,想要的可以私信我关键词:结构图。”
- “想试试神笔文案?等上线我第一时间发你试用链接。”
- “你也有内容卡壳的问题?来找我要这份三步模型吧。”
一句“可以聊聊”、“发我关键词”、“私信我试试”——就是内容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你看,这三步虽然简单,但能解决90%以上“发了没人理”的问题。
钩子是开门
共鸣是交心
引导是成交的起点
我写过的成交文案,很多都用这套结构写出来的。
而当你用顺手之后,你会明白一个很深的逻辑:
文案的关键,不是写得多好听,而是客户看完后,知不知道“自己该怎么做”。
这,也正是【神笔文案系统】想帮你做的事:
它不是“啪”一下堆出一堆话,而是:
一问一答,帮你一步步搭出“钩子 → 共鸣 → 行动”的成交路径。
你说一句,它补三句。
你给个情境,它给你多个写法。
你不会写?它带着你边说边写,最后写出的,就像你自己说的一样自然。
下一封,我会带你看一个真实案例:
一个原本只在朋友圈记录日常的普通宝妈,
就是靠这套“三步结构”,写出了她人生第一条能成交的文案。
她不是文案高手,但她敢表达、讲真话——这就够了。
也许,她的这一步,就是你的下一步。
明天见。
(李炳池)
神笔文案创始人
《AI文案变现系统》导师
P.S.如果你看到这里,说明你真的在用心学内容。
那我特别建议你亲手试一试这套结构——哪怕只发一次朋友圈,你都会明显感觉:回应变多了、私信开始来了、客户愿意开口了。
真正厉害的文案,不是写得多专业,而是让客户愿意走近你。
下一封信,我会继续拆解一个普通人也能用的真实案例,也许就能给你带来灵感。别错过。
添加你的评论